聚焦两会铁路好声音:政协委员眼中的中国铁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3月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期间,铁路是政协委员们热议的关键词之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3月4日,部分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住天津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同研讨进一步推进京津冀铁路交通发展,并拟联名将研讨结果作为提案提交会议。

委员们一致认为,近年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地区铁路建设步伐强力推进,成效明显。以首都北京为中心,北京、天津、石家庄为鼎足格局,以密布环绕区域内的高铁、城际铁路线路为骨架,初步形成了京津保核心区0.5至1小时快速客运交通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2小时快速客运交通圈,以及京津冀通往东北、西北、华东等方向的多条货运铁路通道,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运力保障。

“铁路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坚实基础,在功能疏解、产业转移方面,扮演先行者的角色,发挥了巨大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表示,希望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加快铁路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能力,打造更加快捷、方便的快速铁路网。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副主委、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张凤宝说:“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铁路与民航、公路的互联互通,无缝对接,构造大交通格局,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组织和服务现代化水平。”

住天津全国政协委员们的观点也引来驻地其他委员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高度赞扬铁路建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他建议:“要把城际铁路与城市交通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快速发达的交通网络。还可以将高铁技术引入地铁,提高地铁运行速度。”

关心发展,关注民生。委员们相互交流,形成共识,大家坚信,通达的铁路交通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紧密串联在一起,京津冀协同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高铁技术发展

3月5日下午,多位全国政协科协界委员,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以及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约而同谈到我国高铁及相关产业,希望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铁技术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高铁、信息等技术取得很大进步,享誉世界,扩大了国家的影响力。”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时说,为此,前不久,他考察了美国的哈佛大学等4所知名大学,这些大学都有与我国合作开展科研的强烈愿望。

“我坐过很多国家的高铁,对比认为,中国高铁是世界上最好的。”全国政协委员、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我现在外出,如果旅行时间在五六个小时之内,基本上选择坐高铁。高铁安全舒适,时间也有保证。”

“中国自行设计研制中国标准动车组,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值得国人骄傲。这对于打造中国品牌,推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有着重要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和平说。

在肯定高铁发展的同时,委员们对高铁未来的发展也积极建言献策。“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对2017年的工作部署,相关企业要重视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从而提升竞争力。”钟志华表示。

叶培建说:“我们可以将更多的航天技术推广运用到高铁领域,推动高铁技术再上新台阶。”

李和平则认为,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高铁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逐步实现中国技术引领世界标准。

对高铁的未来,委员们寄予厚望,他们共同祝愿高铁的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快!

海南环岛高铁“强基达标、提质增效”获好评

3月6日,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主席于迅表示,海南环岛高铁通过近期推进“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程,不仅运营品质、服务质量越来越好,社会评价很好,而且进一步促进了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

2010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东段开通运营。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西段开通运营,至此海南环岛高铁全线贯通运营。“这是全世界第一条环岛高铁,值得中国人骄傲!”于迅介绍,目前海南环岛高铁年旅客发送量超过2000万人次,成为海南老百姓和国内外游客的首选交通工具。

从今年1月20日开始,铁路部门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进海南环岛高铁“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程,实施调换新型动车组、调整列车运行图、优化旅行服务条件等一系列新举措,全面提升了海南环岛高铁的运行品质和效率,并迅速得到了市场和旅客的肯定,海南环岛高铁的旅客发送量进一步增长。

“海南环岛高铁上的动车组更换为新型动车组后,乘坐更舒适。动车组运行趟数加密,全程运行时间缩短,极大方便了百姓出行。”于迅说。

于迅还强调,海南环岛高铁东段开通运营以后,有力促进了沿线的琼海、万宁等海南东部沿海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海南环岛高铁西段开通运营以后,高铁成环,又拉动了海南西部沿海城市的发展。

“社会对海南环岛高铁的评价很好。”于迅说。社会的满意,是对海南环岛高铁最大的肯定,也激励着海南环岛高铁人奋勇前行。

发展绿色交通 保卫蓝天白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对此,众多全国政协委员献计献策,建议大力发挥铁路交通绿色环保的优势,进一步构建发达的铁路交通网,推进绿色出行,减少污染排放。

“建议大家出行多坐火车,少开汽车,减少大气污染。”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德宏州侨联副主席、云南恒燊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晓昌说,“特别是汽车运煤,不但损坏公路,而且会导致大量扬尘,污染严重。用铁路来运煤,在专用线装卸,并采用抑制扬尘技术,基本能避免扬尘污染。”

铁路在国际上被誉为“绿色交通工具”,已成为全球各国积极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在社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骨干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原副部长周建则表示:“对于煤炭等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最好还是选择铁路更环保。”

全国政协委员、新世纪成功集团董事长李玉玲高度赞同林晓昌少开汽车的建议。她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现在高铁发展得这么好,又快又舒适又方便,出行有高铁就坐高铁,尽量不开汽车。”她还特意带来了两份关于高铁建设的提案,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发展高铁的步伐。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统计局副局长梁伟华也支招:“铁路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货运服务,从公路吸引更多客户到铁路来运货,从而促进汽车尾气减排。”

委员们一致倡议,全社会要积极迅速行动起来,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打好蓝天保卫战,蓝天白云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

打造轨道上的“一带一路”

今年两会期间,铁路助力“一带一路”频频被提及。许多全国政协委员肯定铁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并围绕进一步加快铁路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献计献策。

“铁路服务‘一带一路’,开行中欧班列,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民建河南省委委员陈世强说。去年,中欧班列的开行把国内企业的产品运往欧洲,扩大了企业的销售范围,激活了企业的发展动力。铁路部门创新中欧班列服务方式,企业可直接在网上订购铁路运输服务,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物流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南存辉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了铁路相关产业的发展,浙江省许多为铁路提供零配件的企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叫响高铁品牌 推动铁路发展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进一步推进铁路发展是众多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许多委员认为,要进一步提炼和弘扬高铁精神,宣传高铁文化,叫响高铁品牌。

2007年以前,我国没有一条高铁,而到2016年底,我国高铁里程已达2.2万公里以上。从无到有,震惊世界。谈起高铁发展成果,委员们无比骄傲和自豪。同时,他们又把眼光瞄向未来,为高铁的发展献计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工商联原副主席孙晓华表示:“近年来,我国高铁发展成就世人瞩目,铁路以及相关企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我认为,这里面高铁精神起了很大作用。高铁精神蕴含着精益求精、勇于攀登、拼搏奉献等优秀精神,建议大力宣传弘扬推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景源说:“从哲学伦理上讲,高铁精神和文化反映出善和美。因此,要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来宣传推广高铁精神和高铁文化,引导全世界人民认识到中国高铁发展将惠及全球,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高铁走向世界。”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袁慧琴认为,可以用戏曲等多种民族传统艺术形式,将高铁精神和文化对外宣传推广。“建议在高铁列车的视频上播放相关戏曲,更具文化魅力。”袁慧琴说。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建议,艺术工作者要围绕宣传高铁精神和文化,创造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进一步歌颂铁路事业,推动铁路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导演陈凯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情寄语:“中国铁路纵横万里,名扬世界展翅高飞!”

李和平:让中国铁路标准走向世界

“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和平说,“作为一名铁路科技工作者,我认为要真正落实好这一要求,就要创造中国铁路标准,让中国铁路标准走向世界,进而推动中国铁路产品走向世界。”

李和平介绍,近年来,他主要参与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工作。目前,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拥有全面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样车,已于2月25日开始在北京西至广州南之间运营。铁路部门将密切跟踪标准动车组列车运营状况,认真收集和听取旅客对客服设施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完善服务设施和功能性能,进一步改善旅客乘车体验。

“近年来,中国的高铁技术发展引起了国外的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组织主动邀请我们参与国际铁路标准的制定,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一些技术标准已成为国际标准。”李和平说,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世界都用中国标准,我们才能占据铁路产业链条的上游,真正推动中国铁路的发展。

李和平认为,铁路科技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坚持自主研发、创新驱动,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多的中国铁路标准,打造中国铁路品牌,进一步提升中国铁路市场竞争力。他还建议统筹建设一个国家级的高铁技术和标准展示中心,宣传中国高铁品牌和标准,扩大中国高铁的影响力。

黄强:不断提升铁路信息化服务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黄强认为,在当今“互联网+”时代,铁路作为服务行业,要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使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黄强介绍,近年来,我国铁路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很多方面已居世界领先地位。比如,铁路部门开发的12306客票服务系统,可为旅客提供购票、车次查询等服务,十分方便;推广自动售票机售票、银行卡或支付宝购票,使购票更轻松;在很多高铁线上实行刷身份证进站上车,方便旅客“说走就走”。

列车有终点,服务无止境。黄强认为,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铁路部门还要进一步根据旅客需求创新发展信息化服务。

“当前,我们要进一步规范铁路信息化服务标准,向社会提供统一、便捷、快速的信息化服务。”黄强认为,要进一步统一铁路信息化服务品牌,拓展信息化服务内容,从而更加方便旅客出行。

目前,我国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对此,黄强认为,要加强创新研究,及时将一些新的信息化成果引入铁路服务中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更加坚定推进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总之,要坚持以旅客为中心,做到旅客有需求,我们有服务。”黄强说。

杨建祥:发展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郑州铁路局原党委书记杨建祥认为,铁路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推进各类交通方式协同衔接、深度融合,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铁路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取得了显著效果。2016年,国家铁路发送货物26.5亿吨,其中,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大幅增长,集装箱、商品汽车、散货快运量分别同比增长40%、53%和25%,均创历史新高,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对于进一步发展多式联运,杨建祥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规划和指导,推进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深度融合;要加大对运输超限超载的整治力度,引导不合规车辆退出市场,推动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向绿色环保运输方式转移;要完善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衔接和转运设施,实现货运服务设施设备通用化,为进一步发展多式联运创造条件;要紧跟“互联网+”战略步伐,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综合性信息平台,加快实现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之间的服务资讯互联互通。

同时,杨建祥还建议,立足长远,政府部门要全力支持铁路物流基地规划建设,打造更加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铁路综合物流体系,从而有效地降低整个社会物流成本;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进多式联运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