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十三五”规划专题访谈之人才培养篇
“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长期以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高教领域的永恒话题,也是高校纷纷坚守的办学“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绝不是孤立的改革,而是要不断地深化教育教学的系统改革。近日,就如何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等话题,记者专访了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负责人郭福。
”
主持人:立足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思路为何?主要基于哪些因素的考虑?
郭福:
结合国际、国内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形势要求与挑战,学校制定“十三五”人才培养规划,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冲击。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如何跟上国际化发展的大潮流,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在国际化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
二是国家教育和科技形势带来的要求。随着“双一流”建设全面启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找准学校发展的着力点,跟上改革步伐是学校面临的挑战。
三是区域教育科技发展带来的需求。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创新型城市的战略目标,以及“四个中心”建设定位和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类型、学科专业结构设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在世界城市建设中发挥作用、具有竞争力,是学校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十三五”期间,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为:
适应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深入贯彻多样化人才观和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卓越工程师的摇篮。人才培养质量在地方高水平大学中位于前列。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破除体质机制障碍,将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与科学统筹谋划学校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完善本、研贯通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基层院系的办学主体作用,激发各级组织与教师员工的积极性与创新活力,人才培养从指标追赶向注重质量贡献度转变,强调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对于服务北京战略定位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本科生在工程型、复合型、国际化方面彰显特色,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研究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学校科技创新、服务北京的主力军。
主持人:当前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针对于此,学校计划如何重点突破?
郭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如高招改革新政频出、“新工科”教育的提出等,结合学校实际,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的问题是学校专业结构和布局有待进一步完善,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有待进一步打破,招生生源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在优化招生制度、调整专业结构等方面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学校将加大招生改革力度,提升生源质量。继续推进大类招生,增强学生入学后选择专业的自主性,“十三五”期间,使学校招生专业(类)总数控制在35个左右。遴选学校优势工科专业,招收贯通培养学生,使学校年度拔尖人才培养比例达到年度招生总数的20%。构建校院两级招生宣传和招生服务体系,突出学院在招生宣传和招生服务方面的职责和自主性,努力拓展各项招生资源,形成良好的校院两级联动宣传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本科生生源质量。推进“走出去、请进来”的研究生招生宣传模式,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导师吸引优秀生源;进一步改进优秀大学生科技夏令营举办模式,吸引优秀本科生报考。试行并逐步推进结构化面试选拔方式,着重考察考生的科研潜质和学习态度。推进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快速通道,提高推免生接收比例,优化生源结构。探索推进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选拔优秀博士生;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的有效途径。
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内涵。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彰显专业特色,建立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保持理工专业优势,增强人文社科专业特色,建设一批优势特色专业,加快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以及符合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求的相关专业增设与建设;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建设交叉专业3-5个,强化人才培养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注意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个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以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行业专业评估为抓手,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和改革,10-1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与行业评估。充分发挥学院办专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学院进行专业办学改革试点,加强专业综合改革,建立校内专业定期评估机制,加强毕业生跟踪制度建设,增加专业的活力与竞争力,构建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和持续改进体系。
主持人:您认为,学校人才培养专项规划设定的战略目标中,最具亮点的是哪项?制订该项目标的依据为何?
郭福:
战略目标中,最具亮点的是“重点建设各类课程300-350门”。
“十二五”期间,学校通过积极组织专业参加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行业评估、开展校内专业评估等方式对学校在办所有专业进行了全面梳理,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从课程角度入手,推进教学改革。
众所周知,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各项教学改革的落脚点,课程改革的成效将直接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推进课程改革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对实现学校本科生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本着“夯实基础、个性发展”的理念,着重针对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通识类课程等课程模块,从每个专业每类课程中选出2-3门进行系统建设,以此带动其他课程建设,整体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具体建设过程中,将围绕教育理念、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建设和综合改革。在课程大纲制定上,将注重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制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用优质教材,注重学科发展与应用前沿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将倡导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建设互动式的网络课程和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形成开放、互动、共享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拓宽视野、开展跨学科学习提供空间,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在评价方式上,将改革课程评价模式与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成效,建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学习评价与考核机制;改变以传统单一的最终考试成绩为准的评价考核模式,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模式,以评价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格养成作为核心,丰富培养方向和评价标准,引导考核从“结果评价为主”向“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主持人:“十三五”期间,学校计划建设3-5个交叉专业,对此学校是否已经有了更为具体的设想或方案?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会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
郭福:
为了适应目前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营建特色,在“十三五”期间学校计划建设交叉专业3-5个,以强化人才培养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目前已有学院开始相互商讨利用学院优势共同建设交叉专业,同时学校也将进一步引导学院间的沟通融合,找到更好的切入点。
交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会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首先,人才培养的培养方案由建设的多个学院共同研究确定,专业课程也将由多学科背景教师讲授,拓宽学生视野;其次,学生培养过程中将开设更多的研讨课、项目训练、案例教学等综合性、研究型跨学科、交叉类课程,引导学生开展基于研究和基于问题的学习;再次,学生在专业分流时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兴趣在学院间选择不同的方向继续学习;同时,学校也将打造交叉学科的实践平台,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采取“专业知识+实践+专业知识+实践”的方式,真正打造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交叉专业人才。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学校计划采取逐步向完全学分制过渡的改革举措,请您分享学校提出该项举措的思考为何?对于过渡进展有着怎样的安排?
郭福:
为了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由刚性约束向弹性多样转变,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生动力,学校将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向完全学分制过渡,实现培养方案弹性化、课程种类多样化、课程分类层次化、课堂规模小班化。
在过渡进展期间学校将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增加课程总量和多样性,构建通识核心课、学科大类基础课、专业课、通识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创新实践课程、第二课堂等多层次、多模块的课程平台供学生个性化选择与修读,促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学生自主发展的有机融合,为完全学分制的推进创造课程资源条件。将完善导学机制,加强班主任、本科生导师等对于学生自主学习与选择的指导与跟踪,及时引导学生合理制定学业和职业规划,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将推行暑期小学期制,将暑期学校、部分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外教课程、“海聚”、“千人”等高层次人才开设的提高性课程、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等纳入小学期,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保障完全学分制推行,学校还将进一步改进完善基于学分制的教学管理体系与机制,引进适用于学分制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以灵活、弹性、人性化的管理服务于个性化教学中的师生需求。
主持人:学校将本科生培养的第三个阶段划分为五种发展路径,如此划分是出于哪些考虑?如何保障五种发展路径面向全校学生落地?
郭福:
学校将本科生培养的第三个阶段划分为五种发展路径主要基于教育国际化大趋势发展需求、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力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
为了保障五种发展路径面向学生落地,要进行从选拔方式到培养模式的全过程综合改革。
首先,探索本科生的多类型招考选拔,即依托自主招生、专业实验班招考与樊恭烋学院遴选,进一步完善特殊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方式,探索住宿学院制模式改革,加强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关怀和引导。
在培养过程中,将学生的培养分成三阶段进行,在第一、二阶段为学生打好各项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第三阶段路径选择。第一阶段即第1学年,打通全校通识教育课程,注重通识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全面提升工程素养和人文素养;第二阶段即第2学年,原则打通大类学科平台课程,着重提升学科素养和能力;第三阶段即进入个性化培养路径选择阶段,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五种不同的发展路径。
在具体发展路径选择中,学校设计了五种发展路径供学生选择。一是培养学术贯通型拔尖人才,学校将通过优化整合本、硕培养方案,打通本硕培养通道,学生可以通过提前进入课题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或训练、选修研究生课程、提高性课程,为今后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培养交叉复合型跨界人才,学校将通过为学生提供交叉专业学习、修读辅修双学位或者选修跨专业课程的方式,同时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期末考核,来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与竞争力;三是培养实践应用型卓越人才,学校将通过选修综合设计类课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增加企业实习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四是培养开放理解的国际化人才,学校将通过选择现有专业或新建一批专业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开设增强学生跨文化理解力和国际交往能力的专门课程,修读小学期国际课程等途径,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国际化素质与能力;五是培养开拓创新型创业人才,通过建设就业创业基地、开设就业创业类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类项目或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希望通过这五种途径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多样化自主选择权,提高学校人才的竞争力及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主持人: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请您分享学校将如何面向研究生和本科生层面,强化“专业+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
郭福:
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席卷全国。李克强总理也指出大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将采取一些列措施促进学生创新创业。
学校将加强结合专业特色的“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使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推动实行创新创业实践与毕业设计相互转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训中来。加强督导,做实本科生校内、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各环节。建设各类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和“高水平、有特色、富活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与产学研成果转化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实训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产教协同、结合专业、开放共享”为原则,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将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将就业创业教育贯彻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教育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理念,面向全体大学生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育、实训、孵化”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设置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创新实验等活动以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建设就业创业校外导师团,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力量。开展职业类、创新创业类系列讲座、项目竞赛等实践活动,实施就业创业质量年报机制,加强就业与创业统计分析和专业监测预警研究,完善就业创业质量评价体系。
学校将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综合改革”。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对实践环节的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与企业联合开设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课程。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模式和机制。支持与专业学位领域相关的行业培训、执业证书、国际专业资质认证等合作项目。
学校还将为学生创业提供多方服务能力。优化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功能、性能,发挥网络辐射作用。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协同相关部门制定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鼓励政策。积极宣讲创新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统筹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多渠道筹集资金,设立创业风险资金,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资金支持力度。为优秀创业学生团队提供创业实训的场所,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辅导、培训、融资、交流等服务。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