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了!论教学,大学老师居然败给了学生? | 案例
麦可思研究专注高教管理,订阅麦研图书馆,可查看更多主题文章哦!
本文共1899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死记硬背是考试法宝
这是美国一所州立大学化学导论课开始前的情形,约200名似乎还睡眼惺忪的学生在报告厅内打电话、嬉笑,甚至隔着过道大声攀谈。而开始上课的标志就是教师无奈地对着麦克风一声大大的“嘘”。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教师除了按照准备好的教案向学生授课外,还会把身后三个巨大的黑板用各种公式填满。
对于这样一堂课,一位名叫吉米?奥尔的学生无奈地表示,“课堂中真的会控制不住地开小差。”学生玛丽?丹顿则抱怨,课堂内容很丰富,但一考试就发现自己早已忘记大部分内容了。一些调查也表明,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上的全部内容是不可能的,尤其是高校报告厅内人头攒动的公共基础课程。然而,绝大多数高校依旧无奈地开课——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头也不抬地记笔记,“死水”一般的课堂只有下课铃声才搅得动。
马里兰大学物理学教授乔?瑞迪更是毫不避讳地说,“即使很多学生能背出物理公式,记住物理概念,甚至还能解决极为复杂的难题,但是多是通过死记硬背而达到这一标准。他们似乎从未理解公式和概念背后的深层含义,更不清楚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况中。”
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
“希望人人都能在大学课堂有所收获。”对于瑞迪教授的期望,哈佛大学物理学家艾瑞克?马佐——提倡创新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授课方式的先驱之一,一直在寻找改善的方法,并努力推行“同伴教学”这种大班授课方式。
关于马佐课堂创新的故事,还得从20世纪90年代讲起。一次授课过程中,马佐忽然意识到,其实很多学生是通过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业的。于是他决定利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帮助学生们回顾、理解这些基本概念。那天,马佐的授课进度很慢,“我觉得学生应该没理由再给出错误答案了,这可能是一位教师所能做到的最贴心的课程辅导了。”然而当他转头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后,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学生仍呆呆地盯着我,没人举手,也没人说话。原因很简单,他们依然困惑。”马佐不知道还能再做什么,就干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课堂讨论。
“接下来,课堂上发生了一些我从没见过的事情。”马佐继续回忆,“整个班级陷入了一片混乱,你能看到一部分学生在努力地向另一部分学生解释、阐述这个问题。”
更令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经过学生看似乱糟糟的互相讨论后,未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数量居然降低了不少。“更确切地说,应该是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居然很有效率地教会了之前无法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
想象一下,玛丽和约翰是两个相邻而坐的学生,玛丽因为理解了课本上的概念,所以能迅速给出问题的正确答案,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玛丽与站在讲台上的教师比,同样能更迅速地教会未掌握概念的约翰。”马佐发现,“虽然玛丽仅仅是刚掌握了这一知识点,但她仍然清晰地记得学习过程中困难的感觉。”这就是一些教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成为专家后所遭遇到的课堂讽刺,“教学并未变得简单,而是越来越难,因为专家太容易忽略初学者的学习感受。”
根据学生反应“对症下药”
此后,在马佐的课堂上学生一定得不到问题的直接答案,反而是在上课前就得接受一系列要求:一定要进行课前预习,一定要把自己认为难以理解的课堂内容提交给他。
正式课堂开始后,马佐会把一节课分成几个小单元,每一小单元仅围绕一个关键概念设计。马佐首先会向学生迅速讲授一遍即将要掌握的概念,然后给出一个概念测试题,并依此为核心判断接下来使用的教案。概念测试题是专门为这节课设计的,一般为多项选择题或判断题。当学生得出概念测试题答案后,需通过座位上的“应答器”传送到马佐的电脑上。之后,马佐会安排学生就近分组进行三到五分钟不等的简短讨论:阐述自己的理由、说服对方或彼此补充有用信息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当所有学生的答案在指定时间内全部发送完毕后,马佐通过电脑程序运算得到学生答题情况的汇总分析。依据给出正确答案学生的比例为30%~70%计算,如学生正确答题率超过70%,马佐会精讲概念后直接进入下一概念的讲解;低于这一比例,马佐则会依据学生反馈的错误信息对概念重新阐述,然后使用另一个概念测试题再次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这一教学新方法,马佐发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提升了近3倍。更重要的意义是,“这一互动式学习过程,让学生必须得学会独立思考,反思自己与别人的观点或答案呈现差异的原因,很好地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主要参考文献:
[1]Emily Hanford. Rethinking the Way College Students Are Taught[EB/OL].AMERICAN PUBLIC MEDIA.
[2]Eric Mazur: confessions of a converted lecture[EB/OL].Presentation Zen,2013-05-26.
推荐阅读:
“大众点评”出高校版,教学型大学老师还怕翻身无望吗? |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