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应该多一点理直气壮

日前,有媒体报道,杭州萧山一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在其微博上吐槽学校发放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称教材尺度太大,并晒出含有“男女生殖器相关介绍”的图片,引发网友热议。(澎湃新闻网 3月7日)

由于舆论压力过大,涉事学校萧山高桥小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虽然当前校方已决定将该书收回,但性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开展很有必要,因此,将来会在合适的时机继续推进相关课程。不管是终止还是暂停,都可谓是性教育再次在舆论面前败下阵来了,一方面说“性教育课程在中小学开展很有必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照顾一些家长的想法”,然而,何谓“想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去推”?却似一个未解之谜一样,充满着未知数,性教育在舆论压力面前变得有点不理直气壮了。

中国人从来具有含蓄的品质,什么事都重在拿捏,就像《舌尖上的中国》中很多美食的做法一样,没有人说得出来,需要水多少,食材多少,时间多少,发酵到什么程度,似乎这一切都没有量的标准,一切都靠的是口口相传的技艺,以及某一位传人的悟性和他在实际操作中的拿捏。一定程度上这被当成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缩影,永远都是不显山露水,烟雾雾蒙蒙,增加着无数的美感。可是,这样的朦胧美用到孩子的性教育上,往往就是“谈性色变”,这不行那不行,尺度太大害怕伤了孩子,尺度太小,又没有达到教育的效果。往往就把教育耽误在了“拿捏”尺度的过程当中。

其实,在我看来很多家长是多虑了,就像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发出的声音:“我们希望性知识能和其它科学知识一样,被自然、准确地传递给儿童,让儿童感觉到认识阴茎、阴囊、阴道、子宫等生殖器官,跟认识身体的其它器官一样,懂得这些器官很重要,一定要保护好。事实上,孩子在我们的性健康教育课上能自然、大方地说出生殖器官的科学名称,而且年龄越小越自然。”孩子越小,越能认识到器官就是器官,少了很多长大后的“邪恶”,长大后也才能更加认识这个器官的意义和禁忌,这样岂不是性知识的教育和性道德的教育同步发展了?

往往我们喜欢遇事必言欧美,人家如何如何,人家的性教育如何如何直白和毫不避讳。可是,我们的性教育虽然刚起步,虽然有点步履蹒跚,有点底气不足,可是,我们也没有必要照搬国外的经验,中国毕竟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应该有点自己性教育的神韵。当前,中国的中小学生性教育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各地都还在自编教材,尚在摸索阶段。不管如何,近些年来说得火热的性教育不能老在探索阶段,适时应该立纲定规了,集聚合力探索出一点性教育的“东方神韵”。

不管是探索还是全面推进,中国中小学生的性教育应该多一点理直气壮,都是为了孩子嘛,少一些前怕狼后怕虎的担忧,说的“以合适的方式去推”,怕的就是这样的“推”被口水淹没。

长江网网评员:罗登

编辑:宗夏